目前分類:35mm SLR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SC08672

光是 F Mount 接環型式可以從 1959 年沿用至今,就足以稱為經典了。

前輩太多,品牌太知名,這篇就省去寫品牌的介紹的篇幅吧。

我會挑選 Nikon FE 做為我第一台 Nikon SLR 機身,在於 Non-Ai 和 Ai 鏡的兼容,Non-Ai 鏡可以直上縮光圈測光 (Non-Ai 鏡實際使用的方式請參考文末前輩的文章)。實際玩賞之後,軍艦部和過片桿的覆皮著實獨特銷魂,FE 也有 Nikon 早期機身不書寫名號於機身前,僅以機背小字書刻的低調美好。

Nikon 的相機群裡絕對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但要挑一台緊湊小巧又精緻的金屬機身,AE 先決曝光,相較於 FM2 的高知名度以及被炒高的價格,我更喜歡 FE 這樣好用又便宜的入門選擇,夠用的功能和簡單易上手的設計,就會是一台讓你用很久的好相機。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DSC07275

不管是從機身的紥實度,質感與做工,快門速度,全開光圈半按快門測光,大而明亮的觀景窗,將 ST801 稱為 M42 機皇實在不為過。

至少在我玩過的老 M42 接環機身當中,找到快門速度達到 1/2000 秒的,這是唯一一台了,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神奇的是,快門的材質使用的仍是布簾,也並非後來其他各家有更速快門的插刀機身所使用的金屬材質,打破了以往我認為布簾材質快門只能做到 1/1000 秒的想法,不過也只看過這台 ST801 有這等功力了。不太確定後有無來者,如果有比 Fujica ST801 晚出而有更快的快門速度的 M42 機子,網路上我實在查不到,有玩過的前輩還請幫忙補個遺。

快門聲響紥實但不凶狠,整體感覺兼有 Pentax SP-FPraktica MTL 50 的優點,反光鏡震動較之德系的機身來得小,是屬於比較日系的設計思維,精緻度與豪邁度兼具,不像 Pentax SP-F 那麼娘,但也不輸 Praktica MTL 50 的氣勢,握持感會比略為小巧的 Pentax SP-F 來得更好。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7226

Fujica X Mount 介紹

Fujica 通過 1970 年代的 M42 時代,來到 1980 進入了插刀式接環,稱為 Fujica X Mount,鏡頭上的標示為 X-Fujinon,法蘭距 (flange focal distance) 為 43.5mm,裝鏡旋轉角度為 65 度,此 X Mount 系統推出的 X-Mount 鏡頭群涵蓋了 16mm – 225mm 的焦段。

X Mount 鏡頭大致分為:標示 DM 與未標示 DM、標示 EBC 與未標示 EBC,X Mount 的鏡頭普遍都不大顆,口徑最大的兩顆為 62mm,都是變焦鏡,詳細 X Mount 鏡頭列表可參考:http://www.pentax-manuals.com/fujica/lenses/bay_lenses.htm

一、標示 DM 與未標示 DM:

DSC07238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6629

Pentax M 系列機身中,快門速度達到 1/2000 秒的,就只有 ME Super 以及需搭配特殊鏡頭 AF 35-70 f2.8 自動對焦的 ME-F

為什麼要說 ME Super 是 MX 以及 ME 的合體呢?MX 是只有曝光手動控制,ME 是只有光圈先決,另有幾台 M 系列 1980 年代出的 MG、MV、MV1,也都只有提供光圈先決,除了改變 EV 值外,沒辦法手動調整快門速度,ME Super 是整個 M 系列機身第一台同時可以手動設定快門也能 Auto 快門的機身,或許是因為希望機身維持像 ME 一樣小,所以在快門設定的功能上,並不像其他家是用機頂轉盤的方式 (OM-2 是用機身接環前的轉環),Pentax ME Super 的快門設定是機頂上的兩個鈕,只能在觀景窗內,透過 LED 指示燈顯示所選用的快門速度,同時也會顯示是否 Over 或者 Under。

DSC06636

機身的設計與 ME 幾乎相同,除了機頂右邊的轉盤處加了兩個手動設定快門速度的鈕,其他都相同,寬度和高度就比 ME 多了一點點,真的只有一點點,就各多個 0.5mm,但重量卻比 ME 更輕,猜想是使用了更輕量的機身結構吧,而可搭配的捲片馬達手把也能通用 (ME、ME II)。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6130

先來點題外話,這是 2011 新年願望的第一步,「Minolta 誠可貴,Pentax 價更高,若為 Contax 故,兩者皆可抛」,Eason 很快就幫我找到一台 139Q,還專程送來給我,真是感動。每次他來都有一些他的新玩具可以把玩,拿 139Q 給我這天我見到了傳說中的 Minolta TC-1,有夠小台的,逸品逸品。

話說回來,從去年開始大致上把玩過日系同一個時期 (1975-1979) 幾個品牌的小型單眼相機,希望到這台 Contax 139Q 為止,再來乖乖進鏡頭就好,別再進機身了。

139Q 是 Zeiss 與 Yashica 合作 Contax 品牌以來,1979 年所推出合作以來的第二台機身,1979 是我出生的那一年,我總是對這個年份開始生產的相機感到興趣,加上 139Q 不同於 1974 年推出的 Contax RTS 是走專業級機身,屬於業餘玩家型的小型化機身讓我很甲意,於是決定如果只有能力收一台 Contax CY Mount 機身 (得保留銀彈收 Contax CY 鏡頭),那就這台吧!

Contax CY 機身列表 (From:維基百科),亦可參考酥餅老師的介紹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4996

即使 OM-3、OM-4 加入了更強大的功能和規格上的進步,不過就外型來看,OM-1 和 OM-2 這兩台我還是比較喜歡,個人認為這是擁有古典工藝美感的相機,而 OM-2 在普遍 OM System 的機身討論中,一直是經典中的經典,擁有 AE 先決和世界首創的 OTF (Off The Film) 測光,加上和 OM-1 一樣精緻小巧又有設計感的機身,說真的要找到對手也不容易。

OM-2 共有三款,OM-2 (1975)、OM-2 N (1978)、OM-2 SP (1984),OM-2 N 主要是在 OM-2 的基礎上增加了 OTF 測光的最長秒數,由 60 秒提升到 120 秒 (另外也有新款閃燈熱靴的支援,可以在觀景窗內看到 Flash-Ready 的燈號指示),而 OM-2 SP 則是在 OM-2 N 的基礎上加入了 P Mode 以及點測光。

網路上看到的 OTF 介紹》

(摘自:Mobile01 japanj7w1 發表之文章-[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4880

1972 年,Olympus 推出了 M-1,這也是傳奇相機工藝設計大師米谷美久 (Yoshihisa Maitani) 的作品,米谷美久在 1956 年進入 Olympus 之後,包括經典的 PEN EE 半格機、世界唯一可換鏡頭單反半格相機 (PEN F Series)、OM SLR System、以及 XA 輕便相機,都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Olympus M-1 的名稱,在 Leica 的要求之下 (由於與 Leica M 有混淆之嫌),於是在 1973 年 Olympus 將相機名稱改為 OM-1,但原來的 M-1 已生產銷售,因此市面上 M-1 與 OM-1 的規格雖然相同,但二手流通市場則是因為 M-1 約只生產了 5000 台,數量稀少加上有這個讓 Leica 抗議的故事,價格相當高。(按:說真的,以前的時代好像都蠻在意英文字作為代表系列的意義,像是 Minolta 在美國推出 MAXXUM 7000 時,也因為 XX 兩字也讓石油公司 EXXON 認為 XX 是他們的代表 Mark,因此 Minolta 推出相機時名稱改為 Maxxum 7000,小寫的 xx)

Olympus OM-1 總共有三個版本,分別是 OM-1 (1973)、OM-1 MD (1974)、OM-1 N (1979),OM-1 MD 的推出,主要是在相機底部加入了可以安裝捲片馬達的功能,OM-1 以及 OM-1 MD 於 1979 年停產,而1979 年推出的 OM-1 N 則是在 OM-1 MD 的基礎上加入了支援專用閃燈 (T 系列閃燈) 同步的接點,並在觀景窗中加入 LED 來顯示閃燈回充完成的功能,本次介紹的即是 OM-1 N。所以早期的 OM-1 和 OM-1 MD 的分別主要就看相機底部有無可安裝捲片馬達的接點,以及 OM-1 MD 後來也有 MD 銘牌的標示,而 OM-1 N 則是於機身頂部的名稱就可以看得出來。

以上主要摘自 Olympus 官方介紹並整理:OM-1 (1973)OM-1 MD (1974)OM-1N (1979)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619

Minolta SRT-101,世界第一台 TTL 分區測光 SLR,主要的先進來自於「分區測光」。

先談談 TTL (Through The Lens) 測光,第一台量產的機種,是 1963 年上市的 Topcon RE Super。這個概念最早提出是在 1960 年,Pentax 的 Spotmatic 原型機,在 SLR 機身中放置一個通過鏡頭測光的點測計,而 Pentax 一直到 1964 年才推出第一台 Pentax Spotmatic,並且所搭載的測光系統已與原型機不同,改採平均測光,但保留了原來 Spotmatic (點測) 的名稱。TTL 測光系統成了趨勢並沿用至今,從 Topcon RE Super 推出之後,各大廠的 SLR 皆跟進採用鏡後測光的技術,依各家設計不同,而有不同的發展。

必讀參考文章:
冼鏡光老師 Topcon RE Super:第一台量產TTL測光單眼相機(1963)
Luke 的休閒筆記:Metering The Exposure:Geoffrey Ccrawley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589

Minolta 的歷史實在有意思,回溯的過程之中,幾乎可以發現 Minolta 擁有製造每一種類型相機的能力,也能夠展現自家設計的巧思與特色。

玩了一陣子的 Minolta Alpha Mount 之後,也想往前看看 Minolta 手動 SLR 時代,這篇在介紹這台 Minolta XE 之前,先聊一下 Minolta 的 SR Mount。

minolta-sr-mc-md-x-600-lens-tabs

(左圖來源:peterblaisephotography on Flickr)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582

與 Pentax MX 同年生產,直到 1980 年 Pentax 以更輕、規格更好的 ME Super 取代,ME 應該是 Pentax 於 1975 年總算願意切入插刀式接環以來,繼 K2 後第二台擁有自動快門曝光的機身。(整個 Pentax M 系列只有 MX 是全手動)

與 MX 維持手動的古典氣質相比,除了 B 快門和閃燈同步快門,ME 就只剩下由機身測光系統控制的自動快門,而機頂的旋鈕和快門鈕整合起來,機身長度就可以造得比 MX 更小,機身重量也更輕。

實際用過 MX 之後,再碰 ME 會覺得操作上更加地簡單,只要決定好光圈,對好焦,機身自動判斷快門就可以完成拍攝,由於 MX 和 ME 的快門都很輕巧,像 MX 半按快門測光實在太容易全按壓,加上 MX 的測光指示超過或不足 2EV 以上就不會顯示 LED 燈號,除非你可以自行判斷環境光源並且誤差在 2EV 以內,否則勢必要花時間再次決定快門數值,這是 ME 相較於 MX 好用的地方,在 ME 和 MX 規格大致相同的情況之下,即使 MX 的名氣較高,不過 ME 或許是更易用的選擇。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03328
(Pentax MX with SMC Pentax-M Macro 50mm f4)

如果要描述 MX 握在手裡的第一個感覺,我會說:性感

柔美纖長的機身裡,藏著古典的氣質,就在你撫著 Pentax MX 的當下,情慾被挑起。

雖然對大部份的男生來說,Pentax M 系列的機身 (ME,MX,ME Super) 大概都會有小指懸空的情況,加上 Winder 或許會比較好握,不過為了加上 Winder 而失去她古典纖長的身型,我選擇保留她最美的體態。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050845

個人認為,MZ-L 是整個 MZ 系列,最值得入手的機身,恰可與現今的 Pentax DSLR 搭配使用的底片單眼,除了支援 P-TTL 閃燈,電子快門線相同,紅外線搖控,快門速度 30 - 1/4000,閃燈同步快門 1/125,沿用自 MZ-7 的 Auto Pict 轉輪,更是提供了輕鬆拍照的可能,還保有光圈先決、快門先決、手動模式的功能。然而,在如此便利的機身之中,更同時擁有重曝以及包圍曝光的中高階機身功能,以性能、機身握持感、便攜程度的綜合考量,是一部很棒的相機。

MZ 系列中,MZ-S 雖是旗艦機,訂價過高使得 C/P 值不佳,過於陽剛的機身外型也讓我沒什麼興趣(Pentax 曾有 MZ-D 全幅數位的原型機,是以 MZ-S 為外型設計的,但因成本過高未開發,這點跟 Contax 有著雷同的曲高和寡,都想從全幅機切入數位機身而於當時的時空背景必須宣告失敗);而另外 *ist 擁有著更多先進的性能,整體構念是在舖陳 Pentax 的第一台成功生產的數位機 *ist D,個人在握持感(小台了點)還有價格稍高,把 *ist 列入第二優先考量,況且,*ist 也不能算是 MZ 系列。而其他像是 MZ-30,MZ-50 的輕便入門機種,則是外型及功能稍嫌陽春(但其實夠用),個人傾向不考慮。

Pentax 能夠選擇以 MZ-L 這樣的規格切入當時 2001 年自動對焦底片機的市場,僅管 MZ-S 訂價過高的失敗使得 Pentax 在手動底片機時代的強勢地位幾乎可說正式宣告結束,Canon、Nikon、Minolta 成為市場主流,Contax 亦在 Contax NX 及 Contax N Digital 推出,即使擁有超音波鏡頭以及 T* 鍍膜自動對焦鏡的豪華地位,仍不敵市場競爭,於 2005 年宣告中止;然而,Pentax 能在外在條件不利的情況下,以其獨特的中階市場定位,輕巧秀麗,卓然一格,甚至在 DSLR 時代以 K10D 拿下年度大賞,實屬不易。

而我第一台入手的 MZ-3 則是擁有沿自 MZ-5 以來的傳統復古機身造型及強化的性能,於整個 MZ 系列之中,因為復古的外型及操控,讓我選擇了 MZ-3,不過 MZ-3 沒有辦法在機身設定光圈先決,無光圈環的鏡頭,如 FAJ、DA,裝上 MZ-3 之後,光圈會停在全開的狀態,機身會使用 P Mode,你也可以用轉輪切到固定快門就是快門先決,這兩種模式,光圈值是由機身自行判斷調整,總之 MZ-3 無法控制 DA 鏡的光圈就是了,因此一直在尋找以 MZ-L 來徹底解放我僅有的 DA 40mm Limited,成為目前輕巧隨身的街拍搭配。(當然擁有 FA 鏡就可以在 MZ-3 上使用,但是漲翻天實在讓人買不下手啊!你知道 FA 35 漲到 16800 嗎?太扯了!窮人星鏡都不窮人了!)

個人擁有 Contax 以及 Pentax 兩家的 SLR,這兩個來自德國的商標,分別以不同方式進入日本,蔡司將 Pentax 商標賣給了日本的旭光學,而 Contax 則是由 Yashica 代工,最後由 Kyocera 併下 Yashica 繼續生產,對於這兩個品牌,相較於原生的日系三大品牌 Canon、Nikon、Minolta,皆屬於相對小眾的他們,卻都有著獨特的魅力,讓我深愛不已。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P4843
經典 M42 銘機,M42 日系機身個人首發!

終於漂洋過海來了,我的 Pentax SP-F,電池還沒準備,我已經迫不及待地裝上鏡頭和底片,想憑著自己的測光經驗拍了!依照上次 Zenit 的搭配方式,俄國機身配日本鏡頭,這次我想用日本機身配俄國鏡頭 Zenit Helios 44m-7 MC 58mm f2,完全是以混血方式測試,這就是 M42 迷人的地方!之後大概再收一台德系 M42,目前計劃是收 Praktica MTL 50,就可以完成我的「日德俄 M42 三國演義」。

Pentax SP-F 規格:Pentax 最後一台 M42 接環機身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P5300 
德系 M42 最後銘機,完成日德俄三國 M42 機身收藏!

IMGP5311Praktica MTL 50 規格:Praktica 最後一台 M42 接環機身
生產公司:Kombinat VEB Pentacon Dresden
生產年份:1985.10 ~ 1989.12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t's See What We Have Here這一篇,我想先從製造 Contax N 系統的 Kyocera 談起。1983 年 Kyocera 併購了 Yashica 之後,進入 Kyocera CONTAX 時代,從連動測距的 G 系統,隨身輕便機的 T 系列,中片幅的 645,最後就是於 2000 年公布的 135 底片最後的經典,Contax N 系統,最後 Kyocera 公司於 2005 年宣布終止相機製造部門的業務,Contax 品牌從此走入歷史。

Kyocera 京瓷公司於 1959 年在KZ860東京成立,是一家先進陶瓷生產廠商。如今,京瓷集團在全球有 170 多家公司,擁有 63,000名 雇員。憑藉將工程陶瓷材料與金屬和塑料的結合,並將其與其他技術相整合,京瓷已經成為一家半導體封裝、電子元件、工業陶瓷、電信設備、光學儀器、印表機、影印機和太陽能系統的領先供應商。

第一次接觸 Kyocera,是當兵的時候,那時用了亞太的門號,討厭亞太提供的手機選擇,當時買了一支水貨機:Kyocera KZ860,鎂合金的上蓋外殼,相當耐磨,原廠電池超薄,讓這支手機擁有當時折疊機最薄的厚度。可伸縮的天線,很日系手機的形象,那時這支手機是在中國大陸搭配中國電信的 CDMA 2000 系統,與亞太相容,所以有商人引進台灣,簡體字的介面,是我第二支水貨手機。

當時對於這支手機的愛不釋手,同時也讓我對於 Kyocera 這家公司的製造技術有著極佳的好感,沒想到,多年後開始玩相機的我,又與 Kyocera 相遇。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0099

Minolta,自 1985 年推出全世界首台自動對焦單眼相機 (AF SLR) :Alpha 7000 開始,「創新」一直是代表著 Minolta 的品牌精神,一直到第五代 AF SLR 率先推出 Alpha-9,之前四代都是以「7」做為首台機身的代號。

  • 第一代:x000 系列 (如 7000, 9000, 5000)
  • 第二代:i 系列 (如 7000i, 8000i, 5000i, 3000i, 7700i, 3700i)
  • 第三代:xi 系列 (如 7xi, 3xi, 5xi, 9xi)
  • 第四代:si 系列 (如 707si, 507si, 807si, 600si, 800si)
  • 第五代:單位數系列 (如 9, 7, 5)

Minolta AF SLR 在北美洲使用的名字為 Maxxum,在歐洲的名字為 Dynax,在日本的名字則為 Alpha,而這些不同地區的相機型號皆由 Minolta 設計製造。

Minolta 曾引進一些創新功能,在幾年之後更全部成為業界標準。由 Minolta 首先推出並成為標準的功能包括:多重測光感應器及多重自動對焦感應器、自動閃光平衡系統(automatic flash balance system)、無線鏡後閃光控制(wireless TTL flash control)、鏡後控制全時閃光同步功能(TTL controlled full-time flash sync)及快速控制快門及光圈值的前後滾輪等。

由 Minolta 推出的特別功能則包括:互動式液晶觀景器(interactive LCD viewfinder display)、初始記憶設定(setup memory)、攝影程式擴充卡(expansion program cards 己停產)、眼啟動功能(eye-activated startup)及紅外線膠卷數量計(infrared frame counter)等。

資料摘錄整理自:Wiki: Minolta

Jimmy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